車縫縫紉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
縫紉機機針和縫線之間的縫紉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
1、斷線:斷線的原因主要有:線張力過高、線起毛和機針過熱:
1、正確地導引由線團上引過來的縫線;
2、檢查過線件是否損壞或有銳邊;
3、縫線張力不宜過高,
4、檢查機針的系列是否適合所用縫紉機的類別;
5、機針必須在針桿的孔中裝到頂;
6、機針的短槽或缺口的一側必須面向梭子的鉤尖;
7、檢查形成線環(huán)的工作行程,
8、檢查梭心套梭皮的表面圓滑度;
2、斷線排除方法:
1、斷面(上)線 鎖式線跡由上線、下線交織而成,因此可分為斷面線和斷底線兩類。面(上)線所經(jīng)過的零部件較多,其原因較為復雜。
(1)平縫機一啟動上線即斷。
原因一:機針裝反或針柄未頂?shù)轿弧?br />
排除方法:檢查機針及針柄。
原因二:上輪倒轉。
排除方法;檢查上輪轉動方向。
原因三:上線張力器壓力太大。
排除方法:檢查張力器是否正常。
原因四:上線穿引順序不合要求。
排除方法:按要求穿引上線。
原因五:裝配未達要求。
排除方法:檢查定位鉤與旋梭、機針與梭嘴間的間隙。
(2)正??p紉過程中斷面線
原因一:機針或縫紉配合不當。
排除方法:選用與面料相適應的機針及線。
原因二:縫紉線質(zhì)量不好。
排除方法;選用強度較高的縫紉線。
原因三:針孔邊緣不光滑或針槽有毛刺。
排除方法:拋光。
原因四:旋梭嘴或梭尖有毛刺、傷痕或光潔度不夠。
排除方法:采用三角油石、拋光膏、間隙磨光等。
原因五:挑線簧太緊、太高、不靈活或夾線器壓力不勻。
排除方法:調(diào)整挑線簧高低,適當調(diào)節(jié)夾線器壓力。
原因六:挑線簧太緊,失去彈性,旋梭運轉時梭門翹起,縫線受阻。
排除方法:將梭門底簧拉長或換新。
原因七:針過熱,縫線被熔斷。
排除方法:采用“針熱對策”。
原因八:面線過線孔處部分拉毛,縫紉線運動時受阻。
排除方法:用砂布條磨光,再用線涂上拋光膏拉磨光滑或拋光。
(3)倒縫斷線
原因一:送布牙與機針配合不當。
排除方法:按標準調(diào)整送布牙與機針的配合。
原因二:上線經(jīng)過部位布光滑。
排除方法:將倒縫時面線經(jīng)過的部位拋光。
3、斷底線(下線)
原因一:送布牙邊緣有銳角。
排除方法:用紗布擦光或拋光。
原因二:送布牙位置太低,下線出線時與送布牙底部發(fā)生接觸,將縫線磨斷。
排除方法:調(diào)整送布牙的高低位置。
原因三:梭皮壓線口由于磨損而穿線缺口。
排除方法:更換。
原因四:梭芯繞線太滿,出線不爽快。
排除方法:繞底線不得高出梭芯。
原因五:旋梭皮邊緣發(fā)毛,擦斷底線。
排除方法:修磨旋梭皮邊緣不光處。
原因六:梭芯與線軸配合精度差,出現(xiàn)周期性重扎現(xiàn)象。
排除方法:檢查梭芯及線軸,觀察出線時張力是否均勻。
原因七:旋梭質(zhì)量問題。
排除方法:檢查位于旋梭架左上側的出線凹槽。
4、浮底或面線
原因一:底線、面線張力過大或過小。
排除方法:調(diào)整夾線螺母及調(diào)節(jié)梭皮螺釘。
原因二:送布牙與機針及挑線桿運動配合不當。
排除方法:調(diào)整針機構與送布牙機構的位置。
5、毛巾狀浮線
原因一:旋梭尖嘴及平面毛糙、有劃痕,致使上線收緊時受阻。
排除方法:修磨旋梭各過線部位。
原因二:縫紉線繞在定位鉤凸緣上,使上線出線不暢。
排除方法:清除繞在定位鉤上的縫線。
6、浮線時浮時不浮
原因一:梭芯與梭芯套配合不準。
排除方法:選配適合的梭芯和梭芯套。
原因二:壓腳趾板下出線槽太淺太短,壓不住線。
排除方法:用細紗布條拉深、拉長壓腳趾板下刀出線槽。